“记住哦,喜欢的东西,用零花钱有计划地买——不是越贵越好,也不是越多越好。真正的快乐,往往藏在‘我需要’的理性判断和‘我珍惜’的用心经营里。”近期,在武汉市江夏区凉亭村青少年空间,湖北大学商学院志愿者李静雯刚结束一场别开生面的“小小拍卖会”,孩子们正热烈讨论着刚才的“竞拍”心得。这样生动的财商教育课堂,正是武汉市暑期“爱心托管班”的日常剪影。
今夏,湖北大学商学院“守卫守未”志愿服务队响应团市委号召,积极申报“爱心托管班”课程。团队设计的“财智未来”课程从全市120余支申报团队中脱颖而出,成功入选武汉市17项1类课程之一,志愿服务队将专业教育融入社区服务,为全市数千名6-12岁儿童提供财商启蒙课程。

课程依托商学院学科优势,以儿童经济素养教育为核心,构建“场景导入+理论科普+互动游戏”三维教学模式,旨在培养儿童“合理消费”观念。课程从日常生活现象切入,通过“下雨天雨伞价格的变化”、“快餐店免费续杯的奥秘”等生活化案例,在启发式提问中引导学生探究“供需关系”、“使用成本”等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原理,在趣味互动中为学生建立初步的经济认知框架。

在教学实践中,课程以游戏形式设计了“小小拍卖会”情景模拟环节。孩子们化身“小小竞拍者”,手持模拟货币在文具、玩具等拍品中进行竞价,通过“预算设定-竞拍决策-交易复盘”的全流程体验,让小朋友们在实践中形成量入为出的消费观念。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设计,成功将抽象的经济理论转化为孩子们可感知的生活智慧,提供了高校资源服务社区教育的新范式。

湖北大学商学院“财智未来”经济启蒙课程不仅为社区儿童带去知识与陪伴,也让参与志愿服务的大学生收获了宝贵的成长经历。志愿者们通过课程设计、教学实践和团队协作,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能力,真正实现了“在奉献中成长,在实践中成才”。24级数字经济专业的张馨淼同学分享道:“虽然偏远社区路程较长,但看到孩子们认真听讲、积极互动的样子,所有的疲惫都变成了动力。”23级经济学的余彬泓同学则表示:“尽管每天往返通勤近五小时,但能用自己的知识帮助孩子们建立正确的消费观,这份成就感让一切付出都值得。”

湖北大学商学院“守卫守未”志愿服务队在教学中巩固了志愿者的专业知识,提升了沟通与组织能力,同时也在志愿服务中增强了社会责任感。这种“专业+公益”的实践模式,实现了“育人”与“育己”的双向赋能,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商科人才提供了生动范例。
(审核:马兴建)